前旗苏独仑镇圐圙补隆村今年新建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农产品冷鲜库,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板栗薯通过冷藏错峰销售,“身价”翻倍,种植户的收入有了稳定提升。
这两天,圐圙补隆村板栗薯种植户倪思花正在将自家的板栗薯拉到离村委会3公里处的冷鲜库储存。今年,她家种植的14.5亩板栗薯,亩产达到6000多斤,除去少量出售外,她家今年将大部分板栗薯储存了起来。
尚未完工的保鲜库存
“有了冷鲜库,板栗薯就能放住了,过了年以后再卖也没问题,那时价格会更好。要是没有冷鲜库,价高价低现在就必须卖出,不卖,冻了以后就卖不出了。”倪思花说。
虽然目前冷鲜库的设施还不是很完善,但村里的其他种植户跟倪思花一样,也纷纷将自家的板栗薯储存到冷鲜库里。
据了解,2017年,圐圙补隆村部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了特色农作物板栗薯,因为优越的气候和土地条件,让这里产出的板栗薯香甜、软糯,备受欢迎。但是,由于储存条件的限制,村里好的板栗薯卖不上好的价格。今年,村里有15户村民种植了500亩板栗薯。种植面积扩大了,销售成为摆在村民面前的大问题。为了让板栗薯实现均衡批量有序上市,降低和化解由于集中上市造成短期市场供需失衡和价格下跌的风险和压力,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镇、村两级向旗扶贫办申请了150万元扶贫资金,依靠本村外的山丘山体,建起了占地1200平方米,可容纳1500吨左右农产品的冷鲜库,需要储存的种植户只需按照自家储存量的20%向村委交付储存租金。
“这两年没有冷鲜库,我们种的板栗薯集中出售一斤只能卖一块多钱,但是像人家有冷鲜库的地方,年后每斤能卖到两块五左右。”倪思花说。
冷鲜库的建成,解决了种植户板栗薯存储问题,通过冷藏,错峰销售,板栗薯还会身价“翻倍”。
“建成冷鲜库对我们村有两大好处,第一能使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有了发展,每年能收入15万元,第二对农民的种植结构调整有帮助,有了冷鲜库可以种更多的经济作物,不像过去只能种葵花、葫芦,现在种的红薯、板栗薯、土豆能反季节销售,存上三五个月,能增加一倍的收入。”圐圙补隆村主任张喜平如是说。